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硕博导师 >> 硕导 >> 车辆工程 >> 正文
车辆工程

姓名

汪少华

 

性别

出生年月

197810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职务职称

处长/教授/博导

博导/硕导

博导

所在学科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博导-招生学科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硕导-招生学科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人工智能

所在中心

现代车辆动力学研究中心

所在研究所

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电子邮箱

wsh@ujs.edu.cn 

通讯地址

镇江市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产学研合作处

  

汪少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与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混合动力车辆动力系统设计与控制、车辆动态性能模拟与控制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等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企业委托课题等各类项目2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1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学习经历:

19979-20016江苏理工大学汽车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9-20136月,江苏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164-20174月,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16-20116月,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辅导员、办公室主任等

20117-20176月,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

20177-20206月,江苏大学人事处副处长、人才办主任

20207-20236月,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党委书记

20237-至今江苏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处长

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

2《浙江大学学报》、《 Energy、《Measuremen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汽车构造》电动汽车系统分析

1车辆系统动力学

2车辆动态性能模拟与控制

3混合动力车辆动力系统设计与控制

4)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关键技术

      

获奖

1)混合动力汽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器及数字孪生测试平台,江苏高校“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科技成果十大进展,2025

2)车用高性能空气悬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等奖,2019

3)车辆高舒适性减振降噪关键技术及应用,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

4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2

5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

6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以及液压减震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

7车辆悬架及其电子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设计理论、技术与应用,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

8半主动悬架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混合动力汽车多模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分级故障诊断及主动容错控制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双行星排式HEV能量管理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

3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面向车路云协同的智能网联客车超视距环境感知关键技术研发

4国家自然基金专项项目:新能源汽车基础研究发展战略调研

5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车辆ECAS混杂系统多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研究

6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电控空气悬架混杂系统建模及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7企业委托项目:一款新型纯电动车辆减速器开发与性能试验

8企业委托项目:一款新型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控制器开发

9企业委托项目:三电系统热电耦合模型开发、测试、培训

10企业委托项目:重型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优化匹配技术研究

期刊论文:

1Rong, XW; Shi, DH ; Wang, SH*Adaptive Antisaturation Fixed-Time Control for PS-HEV Mode Transition With Predefined Performance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25,(40)9

2Guo, YH; Li, YC ; Wang, SH*Pedestrian multi-object tracking combining appearance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25(272),126772 

3Wang, Y; Wang, SH*; Li, YC ; Liu, MCDevelopments in 3-D Object Detection for Autonomous Driving: A ReviewIEEE SENSORS JOURNAL2025,(2512

4Wang, SH ; Zhang, KM; Shi, DH;Li, M ; Yin, CFResearch on economical shifting strategy for multi-gear and multi-mode parallel plug-in HEV based on DIRECT algorithm ENERGY2024286),129574

5Wang Shaohua; Wang Yu; Li YichengRobust Lan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Region of InterestIEEE SENSORS JOURNAL2024,(249

6Zhang, KM ; Wang, SH* ; Shi, DHYin, CF; Shi, YP; Huang, HMResearch on fault diagnosis of multi-mode electromechanical compound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global analytical redundancy relationsENERGY2024310),133015

7Wang, SH; Wang, Y; Li, YCRobust Lan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Region of InterestIEEE SENSORS JOURNAL2024,(249

8Wang, SH ; Guo, YH ; Li, YCRobust pedestrian multi-object tracking in the intelligent bus environment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4,3510

9Shaohua Wang,Pengfei Yu,Dehua Shi,Chengquan Yu,Chunfang Yin,Research on eco-driving optimization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queue considering the driving styl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43 (2022) 130985

10Wang Shaohua; Zhang Sheng; Shi Dehua; Sun Xiaoqiang; Yang Tao ; Research on hybrid modeling and predictive energy management for power spli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ulletin of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Technical Sciences, 2021, 69(3)

P1.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ZL202411107822.X

P2.一种基于运动模型的自动化城市公交客车多目标跟踪算法ZL202311012250.2

P3.一种基于点云体素化TransFormerLidar-SLAM回环检测系统及方法ZL202310760983.8

P4.一种基于虚拟交通场景的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策略测试平台ZL202211093440.7

P5.一种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ZL202210055470.2)

P6.基于有限时间状态扩张观测器与时滞补偿控制器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协调控制方法ZL202111006286.0

P7. 一种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油气悬架及控制方法, ZL202010054263.6 

P8.基于超级电容及汽车启动电机的短时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ZL201710308634.7

P9.一种带锁止功能的双电机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结构及控制方法ZL201710033922.6

P10.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ZL201410033108.0